英國打工度假

【英國打工度假】#4. 兩次獲選國科會千里馬補助計畫 – 內向者在劍橋大學的研究生活 ft. 博士後訪問學者李松穆 (Scott)

出發!英國打工度假

出國、旅行,一直是我小時候的夢想,但家裡的經濟狀況無法支持我這樣的美夢,所以我一再延宕這項待辦清單。

直到 2018 年底離職之後,我開始培養線上、遠端工作的能力,中間歷經新冠疫情的低潮期也不願放棄,終於熬過了這幾年的時間,我很幸運地在 2023 年抽到了臺英青年交流計畫 (Youth Mobility Scheme) 也就是打工度假簽證,從此展開了冒險,實現小時候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

希望在英國打工度假的這兩年,我能夠透過文字和音頻的方式記錄在這邊的生活,給未來也想要來英國的人,一個方向和參考,希望這樣的紀錄能給你們出發的勇氣。

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 收聽

Spotify 收聽

節目重點摘要

訪綱問題

  1. 為什麼大學畢業不選擇當醫事放射師?聊聊最後決定走研究這條路的心路歷程
  2. 你的研究領域和專業是什麼、為什麼會選擇有關記憶的領域
  3. 訪問博士生和博士後訪問學者主要的工作
  4. 在台灣念博班和在英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教授的方式或同學間的交流等等)
  5. 國科會千里馬補助計畫是什麼?
  6. 國科會千里馬補助計畫申請方式分享、如何提高通過機會(是如何做到獲得國家兩次的補助機會)、申請時間軸
  7. 你是一位內向者嗎?內向者在英國研究室會有哪些不適應的地方又該怎麼克服?

幕後花絮

寫在全篇的最前面,我過去其實是一個不是很相信緣份、巧合、共時性,等等一切無法被科學解釋的、空的、不可掌握的東西,但在接觸身心靈之後就像是打開了第三隻眼,當我嘗試著去相信,這些過去無法被解釋的事情卻一一地發生在我的日常生活,要我不相信也很困難。

而這次我要說的故事便是,在上一封電子報提到的,一次演講中我聽到了 Scott 的分享,目前正在劍橋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畢業於陽明大學醫學放射學系、碩士博士班在成功大學,他還沒上台之前安靜地坐在角落旁,沒有任何發光的訊號。

直到他上台之後他的演講才讓我耳朵大開,並不是因為他多會演講,相反地,他的演說沒有任何技巧可言,就像是機器人朗誦著內容,簡報也只是單一的白紙黑字,但正是因為他不加修飾的演講方式,讓我可以更專注地在他的研究發現。

一頁又一頁的簡報,內容非常扎實,加上因為他的研究領域也剛好是我感興趣的,因此在他演講結束之後,我好像受到宇宙的召喚、不假思索地上前和他聊更多關於他的研究,除此之外,過去 Scott 也曾經待過陽明大學,所以我們便交流了在過去陽明大學的生活,這時候 Scott 和我分享到原本他的碩士班也是要在陽明大學就讀,並且也是選擇和我一樣的指導教授。

而這樣的巧合只是揭開一切的序幕,接著我詢問他能否有機會可以到劍橋和他錄製一集Podcast?

Scott說好啊,他幾乎沒有任何地猶豫。

– 沒有懸念的,我在劍橋迷路了

劍橋大學非常大,如果你不知道的話現在你知道了。

它不像台灣的大學會有一個 “圍欄” 的概念,劍橋大學除了校區本身,還結合了商圈、街道、城鎮,甚至河流!迷路的當下,我人在一個圖書館,在嘗試詢問路人之後,她們只問了我一個關鍵問題:

「你知道你要去哪一個學院嗎?」

劍橋大學目前共擁有 31 個書院

校園占地約 300 公頃,學生約18900人
 
每一個學院各自獨立招生、有自己的餐廳圖書館、自己的文化,甚至有些學院獨立到進去參觀是需要售票的,就連自己劍橋的學生也是一樣要買票!
 

哈!我竟然天真的以為我可以和 Scott 約在校門口
我趕緊撥通電話給 Sottt ,終於在經歷一番波折之後我們見面了!

我們一起到了達爾文學院一起午餐,這是第一次到劍橋、也是第一次在劍橋大學吃他們的學餐
一切非常新鮮(即便我還是點了炸魚薯條)。

接著我和 Scott 聊關於研究生涯中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這麼一聊才發現,原來我們是同一屆的碩士生,他有待過我在陽明大學的同一個指導教授的研究室一段時間,最後因為決定要棄陽明、讀成大,最後才離開研究室,他前腳剛走、我後面才進了研究室,和 Scott 完全地擦身而過。

 
我們一一細數著曾經待在研究室學長姐同儕的名字,這麼一比對,才發現原來我們就差這麽一點點,早在八年前,就會在同一個研究室相遇了!

回到信件的一開始,我過去並不相信緣份,但此時此刻,在炸魚薯條的見證下(?),這早該在八年前相遇,卻在八年後的劍橋接上了。

我是因為打工度假簽證來到英國;而 Scott 則是透過博士班的千里馬計畫來到劍橋,趁著故事有了非常令人期待的開頭,打鐵趁熱,我組裝起麥克風,就在 Scott 研究室外的花園開始錄音。

原本租借的會議室還有人在使用,天氣大的最近,花園還有徐徐微風,不如就在室外錄音吧!

哈哈這個毫無預期的錄音場景,我也不管什麼錄音的品質不品質了,Scott 問我在花園裡錄音的可能性,我爽快地答應,Let’s do it!

– 我們聊關於台灣和英國的文化差異
– 我們聊台灣和英國的教育差異
– 以及在英國文化的影之下,內向者該如何應對和適應?

Scott 在節目的分享,就像他在簡報演講中的那樣,沒有太多花俏、誇飾的抑揚頓挫,專注把一切問題的答案,平舖直敘的說明清楚,因此答案往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並不是那麼 “符合我的預期”。

 
然而什麼是我的預期?
 
有很多我認為申請到劍橋大學研究室的 Scott 會有自己所謂的獨門秘訣,撰寫計畫書的技巧、如何申請兩次千里馬計畫的補助都順利通過,在他的分享之中,這些成就是那麼的樸實無華,像一切就是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正當我認為,這樣的分享可能無法帶給聽眾太多有跡可循的方法論時…

Scott才悠悠地說起,我們看他獲得了千里馬計畫的機會(而且還通過兩次)這樣的經歷像很了不起,但其實他也有不少滑鐵盧的經歷,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而那些挫折和自我懷疑的時刻也不亞於其他人,我們只是習慣性地看到人們光鮮亮麗的一面。

可不是嗎?

我只看到 Scott 獲得兩次國科會的補助、並且兩次在造訪英國學術界最高殿堂,卻不曉得原來他的研究室原來是座落在距離市區有一大段距離的住宅區內,也不曉得這邊的冬天其實也冷得要死,Scott 說他幾次冷到懷疑人生,況且這裡是研究室,並不是成天開 Party 的酒吧,新鮮感褪去之後,剩下的便是真的考驗著你對研究的熱情。

什麼是生命中的熱情?

一個過去困擾我許久的問題,我找了久問題的解答,在 Scott 的分享中,看著他堅定不移的眼神,我知道這就是他的畢生的熱情。

這趟非常特別的劍橋之旅在這裡畫下一個逗點,要是我再回來,回憶也將會截然不同。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離開劍橋,走在前往車站的路上,我好像懂了一點徐志摩的詩了。

英國打工度假
▴ 在劍橋大學的研究室花園。Podcast 錄了快200集,在花園裡錄音還是頭一遭。
▴ 感謝 Scott 帶領,讓我有機會進到研究室裡參觀。
▴ 劍橋大學有許多華人遊客,可能是因為慕徐志摩的那首詩而來。
▴ 劍橋大學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

結語

什麼是你的熱情呢?看到這部落格的你,人正在哪裡,是否正做著自己會感到開心的事情,即便中間會遇到一些懷疑的時刻、即便這條路上會非常孤獨,你也可以心無旁騖地享受這份熱情?也許在思考過後,你會有更多想法進而開始改變!
大頭照
May
站長

額外資訊

身為創作者的你,可能有很好的創作點子、很好的產品和服務,但苦無被大眾所看見,又或者你想創作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那麼網路行銷絕對是你要嘗試的方法!

我正在製作一門專屬於創作者的個人品牌課程,「NO SMALL CREATOR: 你的創作應該被全世界看見!」,不論你是哪種類型的創作者,都歡迎你加入創作變現的行列。

請在下方輸入資訊,我將會在課程上線的第一時間通知你。